多效蒸发器是处理制药废水、工业废水、煤化工废水等工业废水的常用设备。多效蒸发器应该如何选择?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多效蒸发器的选择技巧。
多效蒸发器是利用前一效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效的加热蒸汽的串联蒸发装置。在多效蒸发中,各效的操作压力、相应的加热蒸发温度和溶液的沸点依次降低。
在废水处理中,考虑到蒸发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们会根据节能降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多效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蒸发结晶,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生产实际需要,增加废水处理工艺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升膜蒸发器,也叫长管垂直蒸发器(LTV),或Kestner蒸发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被广泛应用,此后降膜蒸发器占据了主导地位。升膜蒸发器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其加热室由单根或多根垂直管组成,加热管长径之比为100~150,管径在25~50mm之间。原料液经预热达到沸点或接近沸点后,由加热室底部引入管内,受热沸腾后迅速汽化,所生成的二次蒸汽在管内高速上升,带动原料液沿管壁面向上呈膜状流动并蒸发浓缩,终在加热室顶部达到所需的浓度,完成液与二次蒸汽从蒸发器顶部进入分离器,实现完成液和二次蒸汽的分离。二次蒸汽在加热管内的速度不应小于 10m/s,一般为20~50m/s,减压下可高达100~160m/s或更高。
MVR技术生产药用盐
MVR技术生产药用盐,是基于药用盐生产成本增加后,而改进的新型设备。小编就MVR技术生产药用盐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药用氯化钠生产工艺
药用氯化钠的生产流程主要为原料液净化、蒸发结晶、干燥、筛分、包装。其中蒸发结晶为主要耗能工序和产品生长工序。对药用盐成本和品质影响较大。
药用氯化钠生产工艺
目前常见的药用氯化钠生产工艺是采用采用多效真空蒸发结晶工艺。蒸发结晶生产工艺经历了从单效发展为两效生产,再发展至四效真空蒸发生产,从间隙生产到连续化生产,从手动控制至 DCS自动控制阶段。企业在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工艺,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MVR技术生产药用盐
由于蒸汽、电力和人工成本逐步升高,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也日趋加大,药用盐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基本上都采用多效真空蒸发结晶工艺,但多效真空蒸发生产带来一些问题:结晶粒径分布不均,易结块,影响药用盐品质和储存周期。
因各效结晶温度相差较大,虽在罐型和流程上不断优化,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多效真空蒸发流程较长,操作点位相对较多,故障点较多,人力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建议采用MVR技术生产药用盐。
药用盐多效蒸发工艺
机械压缩式热泵(MVR)生产技术,代替传统的四效蒸发工艺,由于采用单罐生产,工艺参数波动小,运行平稳,可以延长生产周期,单位产品蒸汽能耗大大降低,自动化程度提高,蒸发工序操作人员减少,工人劳动负荷大大降低。药用盐粒径均匀,产品粒径较大,质量好,销售价格高。采用电能为主,电力来源有保证。电能属清洁能源,无污染产生。
